被凌迟3357刀的明朝太监刘瑾

历史文化 2025-08-18 21:46www.nilotinib.cn怪圈网

在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凌迟。这一刑法仿佛古老的山脉,逐渐累积增高,高耸入云,残酷无情。它的起源,深藏在古老的文献中,《淮南子·泰族》里便提到了“山以凌迟故能高”。凌迟并非只是字面的山势增高,它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将犯人的肉体一片片割下,堆积成山。直白地说,就是千刀万剐的残酷惩罚。

据专家考证,凌迟的发明者是残暴的北齐开国皇帝高洋。这家伙曾经把人绑在柱子上,一刀一刀地割肉,直至死亡。而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陆游和考据学大家钱大昕都认为,由于五代动乱的时期,常规的法律不足以惩治那些奸恶之徒,于是特别设立了凌迟这一残酷的刑法。从五代开始,这一刑法被历代封建王朝沿用,直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那时,随着西学东渐,连西方列强都觉得凌迟过于残忍,清才决定修订《大清律》,废除这一酷刑。至此,这一在封建史上存在了1000多年的刑法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凌迟到底是怎么执行的呢?历史上的文献给了我们一些线索。在明代,对于犯有谋反、祖父母、父母,杀害一家多人以及贩卖活人器官等罪行的人,都会被处以凌迟。明武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因罪大恶极被判处凌迟处死。他的凌迟过程被记录的详详细实,让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的野蛮和血腥,同时也感叹历史的进步与现代文明的温情。

刘瑾的罪行越大,凌迟的刀数就越多。他被判了3357刀,而且要在三天内割完。凌迟是个技术活,既要确保割足刀数又要尽量使犯人不死,感知疼痛。根据记录,凌迟的刑具除了利刃外,还有一个铁钩,用来钩起要割的部位再割,这样犯人的痛苦就增加了百倍。第一天,刽子手先从刘瑾的胸膛上动手,割了10刀,然后大声吆喝让他保持清醒,如此反复。由于刘瑾身份特殊,他的凌迟过程并没有公开执行,而是在牢狱中秘密进行。但即使如此,刘瑾也由于难以忍受的疼痛而大声叫喊。

以上是明朝太监刘瑾被凌迟3357刀的全部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请持续关注频道!

上一篇:个性宝宝小名字 好听的宝宝小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nilotinib.cn 怪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怪人怪事,怪事多多,鬼怪事件,怪圈网,灵异事件,世界之谜,宇宙探秘,自然奇景,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