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工作原理
介绍蜂鸣器工作原理及其驱动方式
让我们一同探索蜂鸣器的工作原理!蜂鸣器,这一电子讯响器,以其一体化结构,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打印机、报警器等各种电子产品中。那么,蜂鸣器是如何发声的呢?
蜂鸣器主要分为无源他激型和有源自激型两种。其发声原理是由振动装置和谐振装置共同完成的。无源他激型蜂鸣器的工作发声原理是方波信号输入谐振装置后,转换成声音信号输出。而有源自激型蜂鸣器则是通过直流电源输入,经过振荡系统的放大取样电路,在谐振装置的作用下产生声音信号。
蜂鸣器在电路中的表示字母为“H”或“HA”。当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为蜂鸣器供电时,它就能发出声响。供电电压越大,声响就越大;电压越小,声响则越小。如果实际测试不符合这个规律,那么很可能是蜂鸣器失效或损坏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蜂鸣器的驱动方式。自激蜂鸣器是直流电压驱动的,不需要利用交流信号进行驱动。只需对驱动口输出驱动电平并通过三极管放大驱动电流,就能使蜂鸣器发出声音。而对于需要用1/2duty的方波信号进行驱动的他激蜂鸣器,有两种常见的驱动方式。
第一种是PWM输出口直接驱动。在单片机的软件设置中,有几个系统寄存器是用来设置PWM口的输出的。通过设置占空比、周期等参数,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后,就能直接驱动蜂鸣器。例如,要驱动一个频率为2000Hz的蜂鸣器,只需把PWM的周期设置为500μs,占空比电平设置为250μs,就能产生一个符合要求的方波。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I/O定时翻转电平来产生驱动波形。这种方式会稍微麻烦一些,必须利用定时器来做定时,通过定时翻转电平产生符合蜂鸣器要求的频率的波形。例如,要驱动一个频率为2500Hz的蜂鸣器,只需让驱动蜂鸣器的I/O口每200μs翻转一次电平即可。
蜂鸣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蜂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