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发现超大双黑洞 质量相当于170亿个太阳
西媒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研团队在宇宙探索领域再次引起轰动。继2011年在后发座星系发现一超级大黑洞后,他们又在一个距离地球遥远的NGC1600星系中发现了一个质量同样惊人的黑洞。这个黑洞的质量相当于170亿个太阳,已被载入吉尼斯纪录。值得一提的是,NGC1600星系位于宇宙中的一个相对空旷的区域,这使得这次发现更加令人惊讶。
据《阿贝赛报》网站报道,科学家在《自然》周刊的文章中解释,这次在意想不到的区域发现超级大黑洞,可能意味着宇宙中类似黑洞比先前预想的更为普遍。这些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超级大黑洞,通常位于超大星系的核心区域。尽管在宇宙星系密集区域发现超级大黑洞被视为常态,但在空旷的星系区域发现它们却似乎不太常见。新发现挑战了这一观念,显示出超级大黑洞可能广泛存在于各种星系环境中。
引人瞩目的是,对环绕新发现黑洞的恒星的运动的观察暗示,它可能是一个双黑洞系统的一部分。科学家推测,双黑洞在大星系中可能相当普遍,因为在星系合并的过程中,每个星系的核心都可能携带一个黑洞。这些黑洞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合并,释放出引力波。
报道称,当物质变得极为密集时,便形成了黑洞。在宇宙初期,由于气体丰富,一部分黑洞逐渐增长成为超级大黑洞,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超级大黑洞在遥远的宇宙中看起来就像明亮的类星体。当天文学家从地球附近观察时,他们通常看到的是气体稀少、充满恒星的星系而非类星体。这些本地星系中的最大星系可能在其核心中仍保留着古老的类星体。最近发现的这两个黑洞可能是处于休眠状态的类星体。NGC1600星系是一个古老星系,很少有新恒星形成,天文学家猜测它可能也拥有一个曾经是活跃的、但现在处于休眠状态的类星体。这一发现将是本地宇宙星体稀疏区域中首个被确认的休眠类星体。
科学家表示,最亮的包含最大黑洞的类星体不一定只存在于宇宙中的星系密集区域。NGC1600星系的超大黑洞可能是首个存在于本地宇宙星系密集区之外的明亮类星体的后代。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中更多未知的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