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之后 坚持反清复明的人都有谁
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养子,骁勇善战,曾跟随张献忠转战大江南北。张献忠过世后,他选择归顺清廷。但在清顺治九年,李定国率八万大军攻入湖南,继而进军广西桂林,大败清军,迫使清军主帅、定南王自杀。当敬谨亲王尼堪率领十五万大军前来增援时,李定国设下埋伏,将清军团团包围,四面猛攻,清军溃败,尼堪也被斩于阵中。昆明弑杀永历帝之后,闻此消息,李定国悲愤成疾,他坚守抗清事业长达十七年,最终病逝。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清顺治二年,面对清军南下江南的局势,父亲选择了降清。然而郑成功带领郑芝龙旧部继续在东南沿海抵抗清军,成为南明后期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他在清顺治十六年北伐,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和镇江战役的胜利,成功包围南京。在清军的一次突袭中,郑军大败。郑成功决定全军退回厦门。不久之后,他率军横渡台湾海峡,成功击败荷兰。不久之后郑成功因急病去世,临死前大喊:“我无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陈近南的原型是陈永华,他创建了让清廷头疼的天地会,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在清军攻陷同安之后,陈永华出逃投奔了郑成功。郑成功死后三年间金门、厦门丢失后陈永华随郑经回到台湾岛并成为台湾教育的倡导者。他与冯锡范等人一起被称为台湾三杰。然而陈永华受到排挤最终在忧愤中因病去世。
李来亨在少年时期因灾荒失去了父母被李自成收养为义子并参加了农民军。在李自成遇害后他跟随高夫人召集农民军与南明合作共同抵抗清军。然而最终李来亨在永历政权灭亡后坚决不投降清朝并在茅麓山建立了抗清根据地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选择与家人一起自焚殉国以死抗争表示对大顺的忠诚南明灭亡后恢复明朝的武装抗清运动彻底结束一段被打断的历史也由此展开说到这或许是对明朝的灭亡值得深思的时刻特别是那些愿意为明朝尽忠如李定国李来亨以及海贼之子郑成功等人为明朝的灭亡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