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科学家在美国成座上宾:发明落叶剂祸害越南
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部分战争机器被美国收入囊中,那些相关的研究者更是被美国视为珍宝,被奉为座上宾。为了拥有这些战争资源,美国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人力、财政和道德方面的投入。
其中,美国情报系统在二战期间获取的最大战利品,便是科技精英以及他们在生化武器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科学家被美军视为“被选出来的、稀有的头脑”,并期望能够利用他们源源不断的“智慧生产力”。
为了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落入苏联之手,美国在1945年实施了名为“回形针行动”的秘密计划。通过该行动,超过1600名德国人被秘密运往美国。这些科学家中,不少是党员、党卫军军官甚至是战犯。尽管他们在德国中扮演了诸多令人发指的角色,如参与V-2导弹的设计、在集中营进行医学实验等,但在美国,他们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人物。
安妮·雅各布森的新作《回形针行动》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她查阅了大量解密档案,采访了前情报人员以及科学家的亲属,对“回形针行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书中详细描述了21位著名德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德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书中还讲述了美国在欧洲各地搜寻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比如,在波恩大学的一间厕所里发现的“奥森伯格清单”,以及士兵在法本公司位于德国和波兰边境的实验室发现的数量惊人的(一种神经毒剂)。这些毒剂被运回美国后,在秘密设施进行研究和使用。其中,马里兰州的艾奇伍德兵工厂成为了一个公众避之不及的地方。
书中还描述了在美国本土进行的一些实验。许多美国公民成为了实验的受试者,他们暴露在低浓度毒剂中,身体部分残废。这些实验背后的科学家有着令人震惊的背景,他们曾参与研究街头毒品、致幻性毒蘑菇以及著名的橙色落叶剂。这些化学武器在越南战争中被使用,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书中也揭示了一些美国情报人员被欲望蒙住双眼的故事。他们为了利用德国科学家的技术,不惜背叛自己的职责和道德底线。查尔斯·劳克斯将军便是其中一个例子。他沉迷于确保德国化学武器物尽其用,甚至推荐一名被莫斯科操纵的间谍担任重要职务。
在历史的阴影之下,德国的科学家们曾秘密研发生化武器,以此逃避战争罪行审判并获得巨额报酬。如今,这些遗留武器的无害化处理却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耗费数十年时间和巨额资金——大约300亿美元。这些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在生化研究的刺激下,美国屡次无视国际公约,在人体上进行生化武器实验,让许多无辜的人们承受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受害者们要么一直被掩盖在真相的迷雾之中,要么仍在等待公正的司法救济。
在这一残酷历史的尾声,作者雅各布斯向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提出了深刻的疑问:“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永存的?”这位沉默的幸存者在回答时,指了指刻在他手上的一组数字——那是他作为囚犯的身份标记。这一无声的表达中,蕴含着战争期间那段痛苦而残酷的历史。
盟军在战争期间曾对德国人发出警告,如果胆敢使用化学武器,将会遭到严厉的回应。当我们回想起那些设在死亡集中营的毒气室时,不难发现这一警告似乎只对同盟国士兵和平民有效,而对于那些在生化实验中牺牲的犹太人和其他无辜的人们来说,他们的命运似乎并未受到同样的关注与保护。这些牺牲者的存在和遭遇,成为了历史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必须深思和反思的课题。在这个警示性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对于正义和真相的追求的不懈努力。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和平,追求公正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