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爸爸送女儿的礼物
夏日炎炎,洛阳博物馆珍宝馆内,琥珀小儿骑羊串饰成为了众多游客瞩目的焦点。它小巧玲珑,精致无比,让人不禁惊叹于工匠的巧思妙想和高超技艺。串饰的大小仅为长3.4厘米、高3.5厘米,却凝聚了无数的心血和深意。它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魏明帝曹叡作为父亲对爱女的深情厚意。
这个恬静的小男孩,骑在一只跪卧的羊背上,双手执羊角,目视前方。他身着花瓣与菱形纹饰的坎肩,双腿微微向后弯曲,背部有竖向穿孔。整个串饰如同琥珀般晶莹剔透,栩栩如生,如同古代艺术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件串饰是2016年在洛阳一座曹魏时期大墓中出土的,是大墓里发现的最为精美的物品之一。这座大墓曾三次被盗,盗洞连墙壁都挖出了数米深的洞,导致墓室坍塌,壁画也遭到了严重破坏。考古工作者们仍然一丝不苟地清理着每一寸土地,最终发现了这枚琥珀小儿骑羊串饰。
关于串饰背后的故事和它的主人是谁,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猜测。据网友“虎魄造办处”的研究,从事琥珀研究7年的他认为,这件串饰的雕工令人叹为观止,原料可能来自波罗的海,堪称国内“高古琥珀艺术中最顶级的珍品”。
串饰的左侧有一块石牌,上面写着“白画骑羊儿一”,白画意为素刻,不施色。这件串饰与石牌一同出土于大墓后室西端。据推测,它可能是魏明帝曹叡为他的爱女所拥有。
曹叡是一位聪慧贤明、沉毅善断的少年轻年天子,他在位期间治理有方,应对危机也展现出相当的军事素养。作为父亲,他对女儿曹淑视若珍宝,《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了她与曹叡之间的深厚感情。曹叡不仅追封曹淑为平原公主,为她建立庙宇,亲自为她送葬,还为她写下了哀悼文章。
回到2016年7月15日,洛阳南郊的曹魏时期贵族大墓已经历近一年的抢救性发掘。这座大墓已经多次被盗,盗洞的年代久远且规模不小。发掘时,大墓已完全被土填满。考古工作者们仍然耐心地清理每一寸土地,最终在古墓的后室东北端发现了这枚琥珀小儿骑羊串饰。王咸秋研究员至今仍然对那一刻记忆犹新。
由于历代盗墓扰乱,大墓内未能出土直接表明墓主身份的物品。但经过仔细考证,王咸秋推断这座大墓正是曹叡爱女长眠的地方。墓中出土了300余枚刻铭石牌,记录了陪葬品的名称,包括梳妆品、衣物、食品、兵器、文具等。其中出现了当时儿童玩具“银鸠车一”及象征公主级别的首饰“七钿蔽结”的字样,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推断。这个珍贵的琥珀小儿骑羊串饰正是曹叡对女儿深深爱意的见证。王咸秋先生为我们揭示了一段关于曹魏大墓的历史。据王咸秋介绍,大墓方位图上一号墓推测为曹淑墓,二号墓推测为曹叡墓。这些大墓与曹魏时期祭天的圜丘有着密切的关联,似乎在东西方向上精准对应。而圜丘又与汉魏洛阳城的中轴线以及万安山两座主峰间的缺口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这种布局显示了当时人们对风水地理的深厚理解。
王咸秋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他曾主持过曹休墓发掘和东汉帝陵勘测等项目。在发现曹魏大墓后,他带领考古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最终在一处小山丘顶发现了另一座大型墓葬,推测为曹叡墓。
这座大墓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深深的情感故事。曹淑早逝,七年后,曹叡去世。他选择长眠于高平陵,这里或许是他对逝去亲人最深切的怀念与守护。对于曹叡来说,与女儿在人世间的相伴或许只有数日,但在身后,他却以千年的守望与陪伴的形式继续守护着她。
王咸秋先生感慨道:“这或许是一个父亲所能做到的极致。”通过他的努力,我们得以一窥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与深沉。这些大墓的发现也为研究曹魏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