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囤粮有害无益
近日,关于个别国家暂停粮食出口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抢购粮食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国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口粮自给自足,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影响有限,因此盲目抢购粮食并不是明智之举。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以及仓储水平都是可靠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进口粮食的部分是为了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如今疫情在国外快速蔓延,国内百姓的心态难免受到影响。在信息真假难辨的情况下,一些人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害怕粮食价格上涨而选择抢购。特别是经历过缺衣少食岁月的人们,挨饿的记忆让他们对这类信息更加敏感,更容易跟风抢购。
盲目囤粮不仅有害无益。在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高价购买粮食并储存,不仅可能造成粮食变质,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扰乱正常的供给安排进度。疯狂抢购会导致本来充裕的物资供给出现暂时性供给紧张和价格短暂上涨,最终伤害的是终端消费者和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为了制止这种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我们需要缓解对粮食安全的担忧。面对重大疫情,人们产生“囤货”和“从众”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有助于人们平复情绪、获取力量,增强定力。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事实,讲明危害,也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辨别力和判断力,不被谣言所迷惑。
有关部门更需要加强市场监测和统筹调配,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对于造谣生事、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必须坚决打击,向社会释放对造谣传谣将严惩不贷的明确信号。只有物资充足,价格稳定,民心才能安定。
我想告诉大家,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在面对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时,我们要保持冷静,不信谣不传谣,同时也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记者杨柳、高健钧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