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格化”助力精准治理
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是疫情防控的紧要任务。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抓手,精细化管理作为目标,整合基层资源,实现社区疫情的精准防控,成为当下的关键策略。
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近期发布的通知,明确了各级党委和乡镇(街道)员在疫情防控中的责任与角色,为基层防控力量的下沉与网格延伸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无疑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的重要一步。
回望疫情发生以来的日子,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效能显著。党员干部英勇冲锋,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群体积极投入防控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构筑起坚实的“抗疫堡垒”。早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防控中,网格化管理便初露锋芒。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格化管理已成为新型城市治理的标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正成为当前防控疫情的关键举措。
我国基层网格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基层网格已融入社会治理的大格局,信息化、大数据、物联网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如今,各地全面启动网格化管理,建立起立体的防控工作体系,实现地毯式排查,并做好各项日常防控工作。接下来,还需进一步统筹整合基层力量,推动相关部门联动,共同做好信息收集、形势研判、诉求解决和风险化解等工作。
网格化管理的精准防控,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疫情防控中,许多地方运用技术手段推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无人机巡逻、社区APP信息收集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数字化管理模式,缓解基层人手不足的压力,提高防控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推动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向网格延伸,不仅是人员的下沉,更是重心和资源的下沉。这需要基层干部结合本地实际,找准中央要求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点。也要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的出现,明确网格员的任务,避免多头指挥,引导社区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之举。通过这次疫情防控,我们不仅要检验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还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激发治理效能,彰显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