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车主称未收到特斯拉道歉
今日有媒体联系到在此次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车主之一的李女士。据李女士透露,至今尚未收到特斯拉方面的任何联系或道歉信息。
4月19日,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发生了一场维权事件,一名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站在车顶维权,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因扰乱公共秩序,该车主被行政拘留五日。这起维权事件的真相还有待相关部门的深入调查。从过去的“奔驰事件”到如今备受关注的“特斯拉事件”,消费者是否只能通过采取过激的维权手段才能引起关注并解决问题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在汽车交易等行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普通消费者因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口才不足等原因,容易出现被侵权的现象。而维权的门槛较高,普通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案。有句老话说的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对于势单力薄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不豁出去闹一闹,可能就只能默默承受损失。为了避免过激维权现象的持续出现,我们需要解决“不闹不灵”的问题。为此,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让普通百姓的维权不再只有“闹”这一条路可走。
针对企业的监管不到位问题,一些企业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消费者,漠视消费者需求,甚至不作为。在此次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中,特斯拉前期表现出的态度就备受诟病。好在4月20日晚特斯拉发布道歉声明,对未能及时解决车主问题深表歉意。但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舆论的压力,这起事件又将如何解决呢?保护消费者利益不能仅依靠企业的自省、自查、自纠,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机制和维权通道必须落实到位。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权益保障体系,让维权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发生消费纠纷后,能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责任,让老实人能够简单便捷地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解决“不闹不灵”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消费者应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来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避免采取过激行为造成公共秩序的混乱。消费者应主动学习维权知识,利用合法合规的途径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各地各部门也应广泛宣传维权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维权意识形成合力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只有解决了“不闹不灵”的问题才能让普通百姓体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一问题必将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