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有着哪些医学著作?他有着哪些著名学说
在李杲的生命旅程中,他并非易水学派的创始人,但在他的老师张元素的启迪下,他的思想和著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易水学派中独树一帜。他的著作丰富,包括《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多部经典。其中有些作品已失传,有的则是依托之作,真伪尚待历史的考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杲对于医书的编纂付出了极大的心血。除了《内外伤辨惑论》是他亲手定稿之外,其余的都是由他的门生校订,或是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李杲对于脾胃的理解与重视,展现了其独到的医学观点。他视脾胃为元气的根源,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他认为,虽然元气源于先天,但后天水谷之气的补充同样重要,这样才能保持元气的充沛和生命的延续。进一步说,脾胃之气与元气密切相关,实质上是一体的。元气的来源或者是先天遗传,或者是后天摄取的食物。在人出生后,先天的元气来源停止,唯一的来源就是脾胃。脾胃之气的充沛直接关系到元气的补充。如果脾胃衰弱,元气就会失去滋养而衰退。基于这样的理解,李杲在诊断内伤虚损病证时,常常从脾胃入手,强调以调理脾土为中心。
李杲还认为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精气的分布依赖于脾气的上升,湿浊的排出依赖于胃气的下降。他对脾胃升降作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消化作用,扩展到了精气的代谢作用。人身精气的转输升降,依赖于脾胃的升降来完成。脾胃的升降作用对人体至关重要。如果脾胃升降失常,将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有些疾病是由于升降失衡,如升发不及而沉降太过,或久升而不降。其根本原因都在于脾胃的升降失常。脾胃升降失常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机之一。
在对待升降问题上,李杲非常重视生长与升发的一面。他认为人的健康、生命的健壮,主要是正气充足的原因。保护正气,必须重视脾胃之气的升发作用。只要元气充足,则百病不生;而元气虚损,多因脾胃之气不升而致。他的这一观点,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