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校园发现新物种 这次发现纯属偶然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闵行校区,尚义湖畔,一场意外的发现让系副研究员范鑫鹏和他的团队震惊了——校园池塘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范鑫鹏笑着向记者讲述了这一令人惊喜的新物种发现过程。
当日阳光明媚,气温适宜,水体中的微藻因良好的环境而大量繁殖。几种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藻食性纤毛虫引起了实验室人员的关注。通过显微镜下的细致观察,实验室开始了对这个新物种的鉴定工作。经过几天的研究,研究者们意识到其中一种纤毛虫原生动物很可能从未被报道过。
确认一个新物种并非易事。范鑫鹏介绍道,这需要对其进行形态学研究和标本制作,然后进行基因测序,最后进行大量的文献比对和数据结果汇总。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实验室为了这个新物种能够被国际学界认可,付出了近两年的努力。2017年,这项研究成果终于由原生动物领域的权威刊物《真核微生物学报》在线发表,新物种正式被命名为Naxella paralucida,中文译名为“似明亮咽管虫”。
该文章不仅为国际基因库贡献了新物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SSU rRNA gene)序列,还揭示了Naxella这个属在纤毛门中的系统位置。这一发现对于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在华东师大生物历史博物馆内,记者见到了新物种的正模标本。这个小巧的标本静静地“躺”在一个小箱子内,范鑫鹏打开箱子,骄傲地介绍:“我们的全部研究精华都在这里了!”据了解,新物种的副模标本目前已经被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
这一发现不仅是华东师大的一项重大成果,更是对全球生物学界的贡献。新物种的发现和研究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实验室成员们表示,能够发现这样一个独特的物种,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好回报。这一发现也展示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揭示了更多未知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