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武松对潘金莲动拳头是为灭自己邪念
《金瓶梅》的故事源自《水浒传》中的景阳冈打虎之后,武松与兄长相聚,并结识了嫂子。故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未果,转而与西门庆发生关系,最终毒死了武大郎。不同于原著中对武松为兄报仇的情节描写,《金瓶梅》将故事的中心场景转移到了西门庆的宅院。
这部作品的作者展现出了高超的智力与冷峻的笔触。他以一种深刻的嘲弄来描述人们兴高采烈却又毫无希望的喧嚣,同时又不失同情心,揭示了人的不幸与悲哀的根源。潘金莲,作为裁缝的女儿,九岁时被卖到王招宣府学习弹唱。主人家破落后,她被妈妈以三十两银子的价格转卖给了张大户家。十八岁时,张大户暗中占有了她,但因家主婆不容,又将其赶走。张大户为了常有机会与她相会,将她嫁给了武大郎。然而武大郎身材矮小、头脑简单且懦弱无能,与潘金莲并不相配。潘金莲的生活在这种安排下变得沉闷无聊。
武松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他身材高大,充满力量,是打虎的英雄,现任巡捕都头。尽管不是武松的错,但命运似乎将他引向了与潘金莲的纠葛。武松也有他的疏忽。最初见面时,潘金莲尚未展现手段,武松却已心动。潘金莲用尽手段试图亲近武松,武松虽然多次回避,但在某些细节上的表现却暗示了他的动摇。如潘金莲邀请他搬来同住时,武松急于答应,显得内心有些纷乱。
在一个下雪的日子,二人对饮谈心。潘金莲以为时机成熟,向武松敬酒示意爱慕之情。然而武松却反应激烈,几乎推开她并表达了愤怒的立场。尽管武松是英雄且能控制住自己,但在紧张的情境中还是流露出对自己的愤怒和不解。
潘金莲的命运是罪恶的产儿。她只有在以恶毒的方式毁灭他人也毁灭自己的过程中才能找到快乐。《金瓶梅》绝不为她编织美好的故事。她的人生只能在沉沦中度过,即便是同情她的人也难以改变她的命运。在这场危险的游戏中,没有人能拯救她,唯有毁灭才是她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