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在诸葛亮率兵北征时,为何没有一举消灭蜀
介绍北伐:曹魏何以对蜀汉望而却步?
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走进三国时期。为何在兵力与国力占据明显优势的曹魏,却不敢一举灭掉蜀汉呢?这一话题在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引起无数人的好奇。今天,奇闻网将为您揭开这其中的奥秘。
时光倒流至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战役即将上演。他设疑兵于斜谷,巧妙吸引曹魏大军,而自己则率领大军攻祁山。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关中震动,曹魏不得不亲自坐镇长安以应对。尽管蜀军在街亭遭遇挫败,进退两难,但诸葛亮的智慧与勇气已然震撼了世人。从这一年开始,直至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北伐的烽火一直燃烧不息。
蜀汉在国力与兵力上远逊于曹魏,但诸葛亮的北伐却使曹魏的将士疲于应对。为何曹魏无法一举击败蜀军呢?原因在于,当时的曹魏以现有的雍凉军力加上可调动的中央军,竟然打不过远道而来的诸葛亮。诸葛亮心知肚明,蚕食曹魏远不如一举击败魏军主力来得痛快。他要的是一战定乾坤,占据雍凉。如果不能击败魏军,夺再多的地盘也枉然。
诸葛亮连续出师一伐、四伐和五伐,意图与曹魏大军决战,尽快消灭曹魏在雍凉的反抗力量。对于曹魏而言,若能直接击溃蜀军,那么西南方向的边境便可安稳数年甚至更久。毕竟诸葛亮花费了近六年的时间才敢出征,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也休养生息了三年。若曹魏能把握机会,尽可能多地击溃蜀军,无疑是对自身有利的。
正因如此,曹真伐蜀、司马懿接手后的四伐,都是曹魏积极寻求与蜀军决战的机会。在两军四伐时的那场大战中,司马懿发现自己无法击败诸葛亮,于是改变策略,采取防御姿态避战不出。
笔者深以为,曹魏并非不想一战击败蜀军,而是在当时的情势下,雍凉军力与可调动的中央军确实无法匹敌诸葛亮带领的蜀军。诸葛亮的智谋与勇气,使得这场北伐之战成为历史中一段不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