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怎么死的?名妓柳如是为何选择上吊自杀
杨爱,生于明朝崇祯年间,家境贫寒,年仅十岁就被卖到娼寮。她后来嫁给被称为江南“文坛领袖”的钱谦益。柳氏虽为风尘女子,却心怀天下,与钱谦益共商国事,屡次劝其为国尽忠。
明朝末年,战乱频起,清军铁骑逼近京城。柳如是忧心如焚,与钱谦益共赴京口,考察昔日宋将的战场,欲效法梁红玉,为国家献力。钱谦益缺乏胆略与武艺,柳如是的刚烈之性更显其坚毅。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柳如是苦劝丈夫自溺殉国,但钱谦益畏惧死亡。愤然之下,柳如是投身入水,幸被救起。
清军入京后,南明小朝廷陷入混乱。钱谦益不择手段地弄权于弘光小朝廷,终于实现了“贵为宰相”的愿望。柳如是对其以人头换取权位的做法深感失望。她以出塞远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抗清的心志,讽刺南明无人抗清。当清军攻占南京时,柳如是坚决不去迎接清军,而是穿着大红衣衫为丈夫送行,以此表达反清复明的决心。她的举动不仅令降臣们羞愧,也让钱谦益无地自容。
在清军铁蹄之下,南明王朝崩溃。钱谦益作为降臣之首,率领百官出城跪拜。柳如是的坚定与刚烈在刀光剑影中显得尤为耀眼。她身着红衣,不啻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虽然初入中国的清军并未理解她的意图,使她幸免于难,但她的行为却令在场的所有人深感震撼。面对柳如是的壮举,南明的文武降臣们无不羞愧难当,钱谦益更是羞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钱谦益离去后,柳如是心灵破碎,愤怒与绝望交织,她既厌恶那些虚伪君子的空洞道德,又鄙视丈夫所缺乏的廉洁与气节。那时,钱谦益已在北京任职礼部侍郎,随后又调往主编职位。短短两个月后,他已无心官场,遂借助职务之便搜集图书资料,因病匆匆返回南方。之后,他沉浸在绛云楼的修史工作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命运却给这位史学家带来了一场无情的大火。在一个平静的夜晚,钱谦益的与奶妈在绛云楼上嬉戏时不慎引发火灾。当柳氏夫妇发现时,火焰已经冲天而起。这场大火将绛云楼和半野堂化为灰烬,江南最富有的个人藏书楼及其珍贵的万卷图书一同在火海中消失,成为了空洞的历史。钱与柳面对这一切,心疼不已,修史的愿望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此后,钱谦益的生活陷入困境,曾经珍贵的图书大多被典当以维持生计。在他晚年,如同一只无权的平阳之虎,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他去世前的日子更是艰难,债主们频繁上门逼债。终于,在贫病交加中,钱谦益去世,终年八十五岁。而柳如是尚未到五十岁,就要面对丈夫的离世和家中的困境。
在钱谦益临死之际,乡间恶霸如钱朝鼎等人更是嚣张,当着柳如是的面欺压其家人,追逼旧债。陈夫人等人长期对柳如是心生怨恨,每日堵门叫骂,情势危急。在这之下,柳如是忍住怒火,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决定以死抗争。
两个月后的六月二十八日,钱朝鼎带领一群恶奴再次逼债。柳如是坚定退敌,然后独自进入内室,咬破手指立下带血的遗嘱。她解下孝带投缳自缢,情景令人痛心。
这对一代风流夫妻的故事就此结束。他们分别葬在故宅的拂水崖下,墓与墓之间相距不远。许多年后,柳氏的墓仍有人洒扫祭拜,而钱氏的墓却已成荒冢废祀,杂草丛生……这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让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