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假冒商品怎么办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介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20)》的相关情况。此次发布会聚焦于电商、微商和网络直播带货领域的侵权假冒治理问题,针对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在回答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时,甘霖明确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侵权假冒行为呈现出线上线下一体化、违法行为组织化等显著特点,治理难度日益加大。针对此情况,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2020网剑”行动便是多部门联合开展的一项重要行动,主要集中治理网上销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商标侵权、假冒专利案件,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查处案件数量超过三万件。《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也为规范网络交易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持,自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当前火热的直播带货网络交易活动,该《办法》对经营者作出了专门规定。甘霖强调,线上与线下一样,都要遵守法律。无论是通过哪种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经营者,都要依法履行平台内经营者的义务。平台也有其责任,双方都要遵守法律。
互联网的侵权假冒治理一直是“双打”工作的重要内容。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进入全民直播时代,多部门也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甘霖表示,下一步将把网络直播的各类主体和各项要素都纳入监管范围,继续加大努力、采取措施,以加强执法效果。
发布会内容生动,深入剖析了当前电商、微商及网络直播带货领域的侵权假冒治理问题,展示了部门在此方面的决心与成果。对于消费者而言,如若在直播间或网店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可通过投诉举报渠道进行维权。新政策的出台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据。这场发布会不仅提供了信息的交流,更为消费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为电商、微商及网络直播带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