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卫战背后的大功臣,于谦怎么会被杀呢?

世界奇闻 2025-08-20 03:51www.nilotinib.cn怪圈网

在公元1449年,明军精锐在土木堡遭遇挫败,数十万士兵英勇牺牲,皇帝朱祁镇也被瓦刺人俘虏。大明王朝内部空虚,时刻面临着瓦刺的威胁,危机一触即发。在这一国家危难的时刻,一位名叫于谦的大臣挺身而出,提出了积极备战保卫北京的策略。

古语有云,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的被俘成为大明王朝最大的心病,瓦刺人以此要挟。皇任命郕王监国,并于当年九月六日继承帝位。也先看出大明王朝的虚弱,于次月率领瓦刺大军进犯北京。

这场战事突如其来,虽然早有防备,但人心依旧不稳。北京城暴露在瓦刺眼前,曾经的北直隶精锐和蓟镇边兵已经损失殆尽,天子守国门已成为事实。瓦刺军在十月十一日抵达毫无防护的北京城下,于谦派石亨抵御,经过一个月的激战,瓦刺军在德胜门、西直门先后被明军击败。次月八日,面对久攻不下的北京城,瓦刺军损失惨重,只能退兵塞外。这场保卫战的成功,在于谦等人的坚持下,为大明王朝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外部的危机解除后,内部争斗却接踵而至。明英宗朱祁镇的回归导致一国两君的矛盾加剧。虽然朱祁镇回归后短短两个月,大明内外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却只能作为太上皇幽禁深宫之中。八年过后,朱祁钰病重,皇储问题成为大明的重中之重。这时,石亨联合奸宦王振余党,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出,明朝震动。朱祁钰被废除皇帝位,功臣于谦等人也被冠以谋反罪而惨遭处死。

看起来于谦因为支持朱祁钰而被处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于谦的功劳虽大,但他一手导演了北京保卫战,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一块心病。土木堡的失败是朱祁镇不愿意提及的往事,对于名满天下的于谦来说,他的出现就像打脸一样。无论于谦是否拥立朱祁钰,他都成为了朱祁镇的眼中钉。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朱祁镇的狭隘与无知。如果他能够容忍于谦的存在,他的名声或许能与成祖相提并论。要知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更难的是君王的度量。于谦的忠诚与才能是无可置疑的,但朱祁镇却因为个人私怨而废弃了天下大局,这是他作为君王的最大败笔。

Copyright © 2019-2025 www.nilotinib.cn 怪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怪人怪事,怪事多多,鬼怪事件,怪圈网,灵异事件,世界之谜,宇宙探秘,自然奇景,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