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券能够免死?
丹书铁券,又被称为免死金牌、金书铁券等,是古代皇帝赐予亲信大臣的一种特殊荣誉。这种荣誉凭证,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表彰大臣的功绩,而并非具有免死的功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朝时期,丹书铁券开始具备免死的功用。它的名字也源自其独特的制作方式:最初,牌文是以红色笔墨写在铁制的牌子上,得名丹书铁券;后来,改为在铁制的牌子上凿刻字迹,并嵌入黄金,因此又被称为金书铁券。
丹书铁券的颁发十分珍贵,通常只赐给开国元勋或开创盛世的能臣。它代表着皇帝对受赐者的信任和尊重,意味着受赐者及其子孙在犯罪时可以免死或免罪。为了防范假冒,丹书铁券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朝廷和被赐者各留一半。
我国现存最早的丹书铁券来自五代时期,收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那一时期的丹书铁券,其形状与古代瓦片相似,上面刻有钱镠讨伐董昌的时间、经过和皇帝名号等,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免死的文字记载。
到了明清时期,丹书铁券的制度更加完善。金朝基本沿用了唐朝的丹书铁券制度,并开始将丹书铁券分等级赐予。而明朝时期,不仅继续沿用这一制度,而且赐予的丹书铁券数量也有所增加。
丹书铁券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赐予的日期和被赐者的姓名、官职以及属地;被赐者的功绩;皇帝许下的诺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免死或免罪的部分;皇帝的誓言,这是给丹书铁券赋予法律效力。
丹书铁券的形状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圆筒状,这种丹书铁券分为两半,朝廷和被赐者各自保存一半,合在一起的便是真品;另一种是瓦片状,这种丹书铁券不分开保存,而是正面赐给受赏者,朝廷只留下文字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丹书铁券受到法律保护,但它并不能完全保证持有者的生命安全。皇帝在特定情况下,仍然可以收回所赐的免死权利。丹书铁券虽然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和特权,但并非绝对的安全保障。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为了表彰大臣的功绩并赋予其特殊权利而颁发的一种荣誉凭证。它代表了皇帝对受赐者的信任和尊重,也体现了古代法律的演变和皇权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