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为什么要跟曹丕夺权?是为了甄宓吗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话题,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
曾经有位大文学家说过:“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里所说的曹子建,就是历史上的大才子曹植。曹植,我们都知道他是位诗人,虽没有他爹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其兄曹丕的隐忍奸诈,但他的文学造诣却极高。单单一首《七步诗》就足以使他名扬四海。这位本该在文学世界中逍遥自在的才子,却走上了与曹丕争权之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愿意赌上身家性命去争夺权力呢?
支持曹丕,他或许能偏安一方,但一旦反抗失败,后果便是死亡。不仅他自己,连身边的密友和谋士都会遭受牵连。这一切的缘由,我们可以在《洛神赋》中寻找到答案。《洛神赋》原名《感甄赋》,表面上看似是在写作者与洛神的邂逅相遇以及彼此间的思慕爱恋。然而实际上,“洛神”的原型正是曹丕的第二任妻子——甄宓。
甄宓原本是的儿子的妻子,但在曹操打败袁绍时,被曹操看上。虽然曹操想占有,却被曹丕抢先一步迎娶。就在曹丕迎娶甄宓的那一天,喝醉酒的曹植误闯了甄宓的轿车,这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曹植爱上了自己兄长的妻子。
没错,尽管曹植和甄宓之间的相遇只是短暂的,但甄宓的影子已经在曹植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他默默地将这份感情深埋心底,不敢轻易表露。
有传闻称,《洛神赋》是曹丕继位后不久,曹植在失去友人、回家途中时写下的。他神情恍惚,似乎看到了洛神。而实际上,他只是借助洛神来表达自己对甄宓的爱。赋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深藏了多年的情感。
虽然不能说曹植夺权完全是为了甄宓,但她的存在无疑对曹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像曹操这样的诸侯,他的爱是大张旗鼓的;像曹丕这样的世人眼中的小人,他的爱是投机取巧的。而像曹植这样的诗人,他的爱只能是默默无声。他虽尝试过夺权,但最终失败了。
曹丕没有杀他的原因,是因为曹植的爱隐藏得太深。曹丕以为他只是为了争夺权力,而在看过《七步诗》后,便没有再追究下去。曹植的爱,如同他的诗歌一样,深情而真挚,虽然无法改变权力的走向,但却足以让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