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投降来到洛阳后没有丝毫反抗的意识,只是为了自保?

娱乐八卦 2025-08-07 05:21www.nilotinib.cn怪圈网

公元263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在蜀汉的土地上展开。十八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蜀汉,蜀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由于当时姜维在沓中屯田,未能及时进入汉中调度,导致汉中失守。姜维不得已与众人退守剑阁,凭借剑阁的险要地势抵挡敌人的进攻。久攻不下的钟会已经萌生退意,却在此时邓艾功,攻破蜀汉的最后防线。绵竹之战后,蜀汉皇帝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刘禅及其蜀汉的臣子被送往洛阳软禁。一次司马昭的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以触动人心。周围的人都沉浸在亡国的悲痛中,而刘禅却无动于衷,甚至欢笑嬉戏。司马昭对此感到奇怪,询问贾充的原因。贾充认为若不是刘禅的昏庸无能,司马昭要灭蜀还有一定难度。司马昭后来单独询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地,刘禅回答在洛阳很快乐,不思蜀国。郤正知道后提醒刘禅不可如此回答,并教他如何应对司马昭的提问。后来司马昭再次询问时,刘禅按照郤正的建议回答,表现出对蜀地的思念之情。有人认为这是刘禅的急智救了他一命,但笔者认为这与急智无关,更多的是时代的因素。

事实上,时代对于亡国之君的生死抉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像刘禅这样的君主,虽然表现出了所谓的急智和情商基因,但在失去政权后其命运早已注定。即便没有这样的表现,只要时代环境允许,亡国之君通常也能保全性命。毕竟他们已失去政治权力,威胁如同孩童一般微不足道。杀了他们不仅无利可图,还会背负骂名。因此这些君主通常不会选择杀掉曾经的对手或俘虏。刘禅之所以能在亡国后保住性命并非因为他的急智或情商基因,而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允许他这样做。如果他身处其他时代或环境或许早就遭遇不测。因此刘禅的命运与急智关系不大更多的是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

上一篇:最赚钱的高铁也亏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nilotinib.cn 怪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怪人怪事,怪事多多,鬼怪事件,怪圈网,灵异事件,世界之谜,宇宙探秘,自然奇景,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