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步骘,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早年避难江东,步入政界,一路升迁,其生平事迹,令人钦佩。
步骘的生涯充满了辉煌。他早年在江东担任讨虏将军主记,后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等职位。建安十五年,步骘被任命为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负责平定交州。他凭借卓越的功勋,加位平戎将军,册封广信侯,后又迁右将军、左护军,册封临湘县侯。孙权称帝后,拜丞相,总领朝政。他在位期间,性情宽弘,深得人心,驻守西陵二十年,使得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
步骘的个人作品也颇为丰富,《全三国文》中收录了他的《表言塞江》、《上疏请备蜀》等作品。
步骘任交州刺史时的一段轶事也令人津津乐道。他到达南海,游览尉佗旧治所时,被当地的山水美景所吸引。尉佗依山面海修建的高台,向北朝向汉土,每当初一、十五,就登台遥拜,称为朝台。步骘登高远望,看到大海茫茫,俯视原野湖泽,感叹这里真是海岛上的肥沃之地,于是报请孙权批准修筑城廓,后人把该地称为“步骘城”。
对于步骘的评价,总的说来,他驻守西陵二十年,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表现得十分恭敬。他教导门生时衣饰朴素,但妻妾的衣饰奢华,曾被当时人讥笑。
历代对步骘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吕范每次读到步骘的表文,都会失笑。韦昭称赞步骘博学多才,性格宽宏深沉,能屈节虚心。周昭则认为步骘在经国家、当军旅方面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在纯粹履道、求不苟得方面,却是值得学习的。陈寿则评价他“性宽弘得众”,“以德度规检见器当世”。
步骘的一生,忠於为国,通达治体。他的事迹和人格魅力,都使他成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生涯,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作为个人,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他的故事和品格,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步骘是一位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作品、轶事以及他人的评价都证明了这一点。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