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古代春宫图一览
春宫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时期。在《汉书》中,就有关于男女裸体交合绘画的描述,这些绘画便是后世所称的春宫图。东汉张衡在《同声歌》中所提及的用作样板的图,也是春宫图的一种。那么,古代的春宫图究竟是何模样呢?
人们的期待与想象仿佛无法遏制。在古代,春宫图不仅是单纯的绘画作品,更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可能就是作为进行性教育的媒介。例如,在清代李渔的《肉蒲团》中,未央生为了唤醒毫无生趣的绝色女子,特意购买了本朝学士赵子昂所绘的三十六套春宫册子,与玉香小姐共同翻阅。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春宫图在民间作为“避火图”、“护书”和“嫁妆画”大量流行,还体现了其在女性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春宫图的种类丰富,有的将男女性爱生活赤裸裸地描绘出来,称为“明春宫”;有的则描绘男女穿着衣服、行为亲昵的场景,称为“暗春宫”。“暗春宫”更为含蓄,它侧重于刻画男女的心理变化,往往能营造出更深的意境。
由于历史久远,汉、唐的春宫画已不复存在,就连宋代《春宵秘戏图》和元代画家赵子昂的三十六幅、十二幅春宫画也未能留存至今。现今留存的大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而现存世的最早的箧底画是日本平安朝时代的一位画家描临自9世纪的作品。
在广州第四届性文化节的性文物展览中,展示了部分春宫图的拓片,让我们得以一窥古代春宫图的真容。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性爱的理解和表达,也反映了他们在性教育方面的和尝试。通过这些春宫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性文化,以及人们在性方面的观念与态度。
春宫图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和性教育媒介,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画家们的创作灵感,更是人们了解古代性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