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曾经杀的曹操只顾逃命,为何最终没成为一

世界奇闻 2025-09-07 05:08www.nilotinib.cn怪圈网

(公元176年—公元222年),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他是末年诸侯之一,也是蜀汉时期的一位名将,身为伏波将军的后代,他是卫尉的长子。提及马超,许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蜀汉的辉煌。他曾经也是能够与曹操、刘备等伟大人物比肩的一方诸侯。

在公元211年,马超占据关中的土地,联合韩遂共同抵抗曹操的入侵,参与了潼关之战。他未能抵挡住曹操的离间计,最终败北。之后,马超攻打陇上诸郡也未能成功,无奈依附于汉中太守。当刘备发起进攻时,他率众投降,自此成为刘备旗下的大将。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穿流而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因其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自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美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秦国定都关中,凭借这片土地的力量剪灭六国,一统天下。当时的人们称赞关中为“天府”,是天下之雄国。

在东汉末年,马超却未能续写当年的辉煌。究其原因,关中之地虽然重要,但仅仅拥有它并不足以成就帝王之业。马超的疆域并不像秦国那般广阔,他在割据关中时,汉中之地由张鲁掌控,凉州地区也并非他能完全掌控。至于巴蜀之地,更是在益州牧刘璋手中。在整体实力上,马超远不能与战国时期的秦国相提并论。

即便在关中之地,马超也没有像秦始皇那样的地位。当时的关中,仍然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其中以马腾、韩遂的势力最为强大。尽管马腾被曹操调入京城,但马超依然难以整合关中地区的诸侯势力。他与韩遂所掌握的关中,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相对于东汉末年,战国时期秦国在关中地区的统治无疑是稳固的。面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关中是秦国的根基,为秦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马超仅仅占据关中之地,却无法获得当地百姓和将士的全力支持。这使得他无法充分发挥关中之地的优势。

在东汉末年,虽然关中之地表面上臣服于马超、韩遂等诸侯,但许多将士仍然心怀汉室。在此背景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朝廷的威望,成功分化、瓦解了关中地区的百姓和将士。这也是马超最终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马超之所以未能一统天下,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他自身的能力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马超的勇猛无可否认,甚至可以媲美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杨阜评价他“超强而无义”,指出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的行为。在人品上,他饱受争议。在对战曹操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只是马超的勇猛,却很少看到他的智谋。例如,曹操的离间计就轻松离间了马超和韩遂的关系。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马超:“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在东汉末年,尽管马超占据了关中之地,但他并未能充分利用其优势。无论是天时还是人和,都不在他这边。在能力上,他与曹操、刘备等诸侯还有很大的差距。他无法重复秦国一统天下的道路。然而幸运的是,作为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马超最终归于刘备麾下并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他的结局显然比许多人要好。

Copyright © 2019-2025 www.nilotinib.cn 怪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怪人怪事,怪事多多,鬼怪事件,怪圈网,灵异事件,世界之谜,宇宙探秘,自然奇景,动物世界